健康養身★避免截肢有效控制血糖,讓你一生不得糖尿病!一定要分享給長輩朋友!

避免截肢有效控制血糖,讓你一生不得糖尿病!一定要分享給長輩朋友!

1.吃肉前喝兩勺醋(注意空腹食醋易得胃潰瘍-編者按)。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,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,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。如不習慣喝醋,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。

2.減輕5%的體重。哪怕你非常肥胖,而且不鍛鍊,但只要體重減輕5%,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%。

3.每天走路35分鐘。芬蘭研究發現,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。每週走路4小時,每天35分鐘,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%。

4.多喝咖啡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,每天6杯咖啡,糖尿病危險降低29%—54%;每天4—5杯,降低約29%;但每天1—3杯則幾乎不起作用。

5.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。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,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纖維,可降低乳腺癌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中風危險。

6.一週吃快餐不超過2次。美國研究發現,每週吃快餐2次以上,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。

7.火腿香腸要少吃。每週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,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%,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。專家建議,應偶爾吃肉,多吃蔬菜。

8.肉桂有助降血糖。德國科學家發現,肉桂有助於降血脂,進而防止糖尿病危險。肉桂粉可撒在咖啡裡,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沖水喝。

9.做事前3次深呼吸。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。專家建議,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,以減小壓力。

10.睡眠在6—8小時之間。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,糖尿病危險翻番;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,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。

11.不要獨居。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.5倍。專家建議,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

12.45歲後多關注血糖。血糖指數為100—125毫克/分升的人,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。專家建議,45歲後、肥胖者、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,應多關注血糖。

相關推薦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邱智慧報導)肥胖,儼然成為台灣國民健康新問題!根據國健署統計發現,台灣的男性腰圍尺寸越來越寬鬆,腰圍超過標準90公分、BMI值在24到27的過重族群,大幅增加,相較於20年前增加3倍。不只成人,學童的肥胖比例也攀升至新高,102年調查結果顯示過重及肥胖比例首度突破30%大關,榮登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許碩穎報導)台中一名55歲的陳先生,某天在工作時不小心被重物擊中後頸部,當下疼痛難耐之外,沒幾秒就當場倒下,雙腳失去知覺無法動彈,在場的同事驚嚇不已,立刻打電話叫救護車。 收治病例的神經外科柯宗伯醫師表示,經過檢查,陳先生的頸椎第六與第七節滑脫合併壓迫神經,所以雙腳無知覺也無法行走...

閱讀詳情 »

秀秀懷孕39周,出現不規則腹痛兩小時,於是美滋滋的入院待產。誰知檢查之後,主治醫生告訴秀秀,胎兒體重約4000g,是巨嬰,順產可能發生併發症,比如並發肩難產(胎頭娩出後,胎兒肩膀卡在骨盆出口處,不能娩出的情況)易造成臂叢神經損傷等情況,建議剖宮產。秀秀自打懷孕就打定主意一定要順產,聽說孩子有8斤重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